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

整合管理~3.6平天下~鬼穀子~07揣篇第七

整合管理~3.6平天下~鬼穀子~07揣篇第七
(揣,揣測、探求。揣測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“量權”,衡量物件的權勢實力,如諸侯國的自然條件與政治經濟形勢;二是“揣情”,揣測物件的思想動態。)
【原文】
古之善用天下者,必量天下之權,而揣諸侯之情。量權不審,不知強弱輕重之稱;揣情不審,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。
【譯文】
古代善於憑藉天下各種條件來施展才能、發揮作用的人,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權勢實力,揣測各位諸侯的性情思想。如果對權勢實力權衡得不詳盡周密,就不瞭解各國 之間強弱虛實的差別;如果對諸侯的性情思想揣測得不夠真實透徹,就不瞭解那些隱蔽的資訊和瞬息萬變的世情。
【原文】
何謂量權?曰:度于大小,謀於眾寡;稱貨財有無之數,料人民多少、饒乏、有餘不足幾何?辨地形之險易,孰利孰害?謀慮孰長孰短?揆君臣之親疏,孰賢孰不肖?與賓客之智慧,孰多孰少?觀天時之禍福,孰吉孰凶?諸侯之交,孰用孰不用?百姓之心,去就變化,孰安孰危?孰好孰憎?反側孰辨?能知此者,是謂量權。
【譯文】
什麼叫量權?就是說:要衡量國土的大小,考慮國民的多少;衡量經濟實力的強弱,計算國民戶數的多少及財產貧富情況;要考察一國的地理形勢,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地形條件;考察某個國家是否有真正的善謀之士;考察君臣之間關係,哪個君主親近賢人疏遠小人,哪個君主親近小人疏遠賢人;哪一國的國卿、門客中有多少足智多謀之士;還要觀察國家發展的大的趨勢,誰有禍,誰有福,誰有凶,誰有吉;觀察諸侯間的關係,誰有親密可靠的盟友,誰沒有可以利用的盟國;觀察民心的相背和變化,哪裡民心安定,哪裡民心不穩,誰受人擁戴,誰被人憎惡;活動起來,哪裡方便靈活,哪裡情況熟悉;誰知道這些,才叫做能把握天下政治形勢的變化。
【原文】
揣情者,必以其甚喜之時,往而極其欲也;其有欲也,不能隱其情。
【譯文】
揣測真實意圖的時機,一定要選擇物件非常高興、喜悅的時候,想法刺激他的欲望,在他吐露欲望的時候,我們便能探測到他的真情。
【原文】
必以其甚懼之時,往而極其惡也;其有惡者,不能隱其情。
【譯文】
一定要選擇物件十分恐懼的時候,前去會見他,極力引誘他傾吐他厭惡、害怕之事,在他傾吐這些時,我們就能探測到他的真實思想。
【原文】
情欲必出其變。感動而不知其變者,乃且錯其人,勿與語,而更問其所親,知其所安。
【譯文】
還一定要瞭解那個人感情欲望的變化。如果觸動了物件的情感,還是摸不清他的變化,便暫且放開那個人,不跟他交談,轉而去詢問他親近的人,從而瞭解到他的意圖所在。
【原文】
夫情變於內者,形見於外,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,此所謂測深揣情。
【譯文】
內心發生情感變化,一定會從外部表現出某種形態。所以,一定要經常從外部表現出來的形態去深入瞭解內心隱藏的思想感情,這便叫做探測人的內心深處而揣度人的情意。
【原文】
故計國事者,則當審權量;說人主,則當審揣情;謀慮情欲,必出於此。乃可貴,乃可賤;乃可重,乃可輕;乃可利,乃可害;乃可成,乃可敗;其數一也。
【譯文】
如果要謀劃國家大事,就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權勢實力;如果要遊說君主,就一定要周詳地揣測他的真實思想感情。一切計謀和願望,都要通過這種揣測之術。有的人 顯貴,有的人低賤;有的人被重用,有的人被輕視;有的人獲利,有的人受害,有的成功,有的失敗,其規律是一致的,那就是善於揣測的人便顯貴、獲利、成功, 否則,便低賤、受害、失敗。
【原文】
故雖有先王之道,聖智之謀,非揣情,隱匿無可索之。此謀之大本也,而說之法也。常有事于人,人莫能先,先事而生,此最難為。故曰:揣情最難守司。言必時其謀慮。故觀蜎飛蠕動,無不有利害,可以生事變。生事者,幾之勢也。此揣情飾言,成文章而後論之也。
【譯文】
即使有先王的治國方法,有聖人智者的謀略,如果不揣測真情的話,也無法尋求那隱藏的東西。可見,這揣測之術是謀略的根本,是遊說的法則。善於揣測的人,經常跟別人接觸謀事,卻沒有誰能夠超過他;他在事情發生之前便能準備好,這是最難辦到的。所以說,揣情是最難掌握的,這就是說最難掌握別人內心的謀劃。即使是蚊子的飛動和蟲子的蠕動,無一不是為利害所驅使,無一不是趨利避害的有目的的行為。能在變化中掌握主動權的人,都善於掌握事物初起時的形勢而撥動之。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揣情術,善於修飾言辭,是說辭生動而有文采,而後再進行論說。
【結論】
(本篇可分四段:
第一層並提“揣”的兩項內容:“量權”與“揣情”。
第二層論述“量權”。“量權”是衡量天下國家的權勢。
第三層論述“揣情”。“揣情”的物件是君主,即揣測君主內心的真實思想感情。
第四層總結全文,而重點闡述“揣情”的重要性與難度。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