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整合管理~3.6平天下~鬼穀子~00鬼穀子簡介

整合管理~3.6平天下~鬼穀子~00鬼穀子簡介
《鬼穀子》一書,歷來被人們稱為“智慧禁果,曠世奇書”,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,是亂世之學說,亂世之哲學。
《鬼谷子》這部兩千多年的謀略學巨著,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。
《鬼穀子》的智慧謀略,可運用在;心理揣摩,演說技巧,政治謀略的精華,為當代政界人士,企業界人士,商業經營者,管理人員,公關人所必讀。
綿延歷史文化,延續滲入了華人生活中。
《鬼穀子》,又名《捭闔策》。
據傳是由鬼谷先生後學者根據先生言論整理而成。
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。
《鬼穀子》共有十四篇,其中第十三、十四篇已失傳。
《鬼穀子》一書,從主要內容來看,是針對談判遊說活動而言的,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謀略問題,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,也被稱為兵書。
它講述了作為弱者的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,運用謀略口才如何進行遊說,進而控制作為強者,握有一國政治、經濟、軍事大權的諸侯國君主。
《鬼穀子》一書,延伸《老子·道德經》的典範,運用自然的力量,遵循道法自然的結果;以客觀的態度布局平衡與循環機制的生態生命,促使不得不的必然結果。
《鬼穀子》的哲學是順應時勢,知權善變,是延伸《道德經》的具體實踐,依據自然就得從科學開始,知其然知其所以然,才有能力運用及變化,其連貫性為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
科學的極致是哲學,哲學的極致是宗教,宗教的極致是信仰,信仰的極致是觀念,觀念的極致是態度,態度的極致是行為,行為的極致是命運,而命運在自己手上。
看《鬼穀子》此書之前先看「整合管理」,有了中華文化的系統基本概念後,再看《鬼穀子》就容易懂了。《整合管理》它將中華文化系統成生態系統,因為息息相生,所以環環相扣,相生相扣有其必然性。所以,有必要先從基本開始進入。建議:先看我的《整合管理》。
《鬼穀子》就像一本工具書,好人用此工具做好事,壞人用此工具做壞事,都可無往不利;天地不仁,但是天地有序。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揮最大的價值,達到目的手段,其中變化的哲理與原則。
觀念決定態度,態度決定行為,行為決定命運,命運在自己手上。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!
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,再怎麼改變觀念,都無法心想事成。怎麼證明是正確的觀念?很簡單在格物致知之後是否誠意正心,如果自然的變化都如你所料,你想的、說的做的都和自然的變化一致,那就是:因格物致知,而誠意正心的境界,就證明了觀念是正確的。基礎之後: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乃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依據中華文化系統化後的《整合管理》基本概念清晰明確,能讓你很快找到生命的出路。
《鬼穀子》十四篇
一、捭闔。二、反應。三、內楗。四、抵戲。五、飛箝。六、忤合。七、揣篇。八、摩篇。九、權篇。十、謀篇。十一、決篇。十二、符言。十三、轉丸(亡,已失傳)。十四、卻亂(亡,已失傳)。
《本經陰符七術》
鬼穀子的著作《本經陰符七術》。
《本經陰符七術》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。
《本經陰符七術》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,涵養精神。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,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。
《東周列國志》中有段關於《陰符》的精彩描寫。當年蘇秦辭鬼穀子下山,盡破家財得黃金百鎰,黑貂裘衣一件,治車馬僕從,遨遊列國,訪求山川地形,人民風土,得天下利害之詳。然而如此數年,未有所遇。其時錢財以盡,只得回家。回家後,一家老小盡責其之。妻不以其為夫,嫂不以其為叔,母不以其為子。絕望之餘,想起鬼穀子之臨別贈言:
「若遊說失意,只須熟玩《陰符》一書,自有進益。」於是蘇秦乃閉門探討,務窮其趣,晝夜不息。夜倦欲睡,則引錐刺股,血流滿足。如此一年,于陰符有悟,乃將列國形勢,細細揣摩,天下之勢,盡在掌中。後又出遊列國,成功于燕、趙。隨之又將六國合縱,共同抗秦,建立不朽功績。
《本經陰符七術》
一、盛神法五龍。二、養志法靈龜。三、實意法騰蛇。四、分威法伏熊。五、散勢法鷙鳥。六、轉圓法猛獸。七、損悅法靈蓍。
《持樞》
持樞:
掌握住行動的樞紐,才能控制行動的規律。
持樞,謂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天之正也,不可幹而逆之。
逆之者,雖成必敗。
故人君亦有天樞,生養成藏,亦複不可幹而逆之,逆之雖盛必衰。
此天道、人君之大綱也。
譯文:
持樞,就是掌握行動的關鍵,控制事物的規律。比如春季耕種,夏季生成,秋季收割,冬季儲藏乃是天時的正常運作規律。
不可悖反這一自然規律,而例行逆施,凡是違反自然規律的,即使成功一時,也終究必敗。
由此而知,人君也有他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。
他要組織百姓生產生活,教養萬民,收穫,儲藏等。
也不能違抗這些規律,如果背逆客觀規律,即使表面上看似強大,也必將衰弱。
這是客觀規律,是人君必須遵守的大綱紀。
《中經》
中經:從內部管理處置。
“中經”,謂振窮趨急,施之能言厚德之人。救拘執,窮者不忘恩也。能言者,儔善博惠,施德者,依道;而救拘執者,養使小人。蓋士,當世異時,或當因免闐坑,或當伐害能言,或當破德為雄,或當抑拘成罪,或當戚戚自善,或當敗敗自立。
故道貴制人,不貴制於人也;制人者握權,制於人者失命。是以見形為容,象體為貌,聞聲和音,解仇鬥郤,綴去卻語,攝心守義。本經紀事者,紀道數,其變要在《持樞》、《中經》。
“見形為容,象體為貌”者,謂爻為之生也,可以影響、形容、象貌而得之也。有守之人,目不視非、耳不聽邪,言必言必《詩》、《書》,行不僻淫,以道為形,以德為容,貌莊色溫,不可象貌而得也,如是隱情塞郤而去之。
“聞聲和音”,謂聲氣不同,則恩愛不接。
故商角不二合,微羽不相配。能為四聲主,其唯宮乎?故音不和則不悲,不是以聲散傷醜害者,言必逆於耳也。雖有美行盛譽,下可比目,合翼相須也,此乃氣不合、音不調者也。
“解仇鬥郤”,謂解贏微之仇。鬥郤者,鬥強也。強郤既鬥,稱勝者,高其功,盛其勢。弱者哀其負,傷其卑,汙其名,恥其宗。
故勝盅,聞其功勢,苟進而不知退。弱者聞哀其負,見其傷則強大力倍,死為是也。郤無極大,禦無強大,則皆可脅而並。
“綴去”者,謂綴已之系言,使有餘思也。
故接貞信者,稱其行、厲其志,言可為可複,會之期喜,以他人之庶,引驗以結往,明款款而去之。
“卻語”者,察伺短也。故言多必有數短之外,議其短驗之。動以忌諱,示以時禁,其人因以懷懼,然後結以安其心,收語盡藏而卻之,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。
“攝心”者,謂逢好學伎術者,則為之稱遠方驗之,敬以奇怪,人系其心於已。效之於人,驗去亂其前,吾歸於誠已。遭淫色酒者,為之術音樂動之,以為必死,生日少之憂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,終可以觀漫瀾之命,使有後會。
“守義”者,謂守以人義。探心在內以合也。探心深得其主也。從外制內,事有系由而隨也。故小人比人則左道,而用之至能敗家辱國。非賢智,不能守家以義,不能守國以道,聖人所貴道微妙者,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,救亡使存也。
譯文:
“中經”所說的是那些救人危難,給人教誨和施以大恩大德的人。如果他們救助了那些拘捕在牢房的人,那些被救者,是不會忘記其恩德的。能言之士,能行善而廣施恩惠,有德之人,按照一定的道義準則去救助那些被拘押的人,被拘押的人一旦被救,就會感恩而聽命了。一些士人,生不逢時,在亂世裡僥倖免遭兵亂;有的因善辯而受殘害;有的起義成為英雄,更遭受陷害;有的恪守善道;有的雖遭失敗,卻自強自立。
因此,恪守“中經”之道的人,推重以“中經”之道施於人,而不要被他人控制。控制他人者掌握主動權,而一旦被他人控制,就會失掉許多機遇。“中經”之道就是關於“見形為容,象體為貌,聞聲和音,解仇鬥郤,綴去卻語,攝心守義”的原則探討。
《本經》中記載的理論,權變的要旨,均在《持樞》、《中經》兩篇中。
所謂“見形為容,象體為貌”,是因人而變化的人的行為,可以影響形容和相貌。偽狡者,僅憑他們的形容和外貌就可以識別他們;而恪守道德的有為之人,他們不看非禮的東西,他們不聽邪惡之言,他們談論的都是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之類,他們沒有乖僻淫亂行為。他們以道為外貌,以德為容顏,相貌端莊、儒雅,不是光從外貌就能識別他們的。常常是隱名埋姓而回避人世。
“聞聲和音”,聽到聲音是否與之相合,也是一種方法。如果說人與人意氣不相投:也就不接受對方的恩愛友好。就如同在五音中,商與角不相和,徵與羽不相配一樣。能成為四聲的主音唯有宮聲而已。所以說,音聲不和諧,悲傷韻律是不會產生的,散、傷、醜、害都是不和之音,如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是很難入耳的。如果有美好的言行,高尚的聲譽,卻不能象比目魚或比翼鳥那樣和諧,也是因為氣質不和,音不調協所致。
所謂“解仇鬥郤”,就是解決矛盾。“解仇”是調解兩個弱小者的不和;“鬥郤”則是當兩個強大的國家不和時,使他們相爭的策略。強大敵手相鬥時,得勝的一方,誇大其功業,虛張聲勢。而失敗的一方,則因兵敗力弱,玷污了自己聲名,有侮于祖先而痛心。所以,得勝者,一聽到人們稱讚他的威勢,就會輕敵而貿然進攻。而失敗者,聽到有人同情他的不幸時,反而會努力支撐,拼死抵抗。敵人雖然強大,往往有弱點,對方雖說有防禦,而實際力量並不一定強大。我方是可以用強大的兵勢脅迫對方,讓他們服從,吞併其國家。
所謂“綴去”的方法是說對於即將離開自己的人,說出真心挽留的話,以便使對方留下回憶與追念。所以遇到忠於信守的人,一定要贊許他的德行,鼓舞他的勇氣。表示可以再度合作,後會有期,對方一定高興。以他人之幸運,去引驗他往日的光榮,即使款款而去,也十分留戀於我們。
“卻語”的方法是說要在暗中觀察他人的短處。因為人言多時,必有失誤之處。要議論他的失誤處,並加以驗證。要經常揭他忌諱的短處,並證明它是觸犯了時政所禁止的。
這樣他就會因此而害怕,然後讓他安心,對以前說過的話,也不再說了,暗中則藏起這些證據,秘不示人。而且,不能在眾人面前,現出自己的無能之處。
“攝心”的方法是,遇到那些好學技術的人,應該主動為他擴大影響,然後驗證他的本領,讓遠近的人都尊敬他,並驚歎他的奇才異能,別人則將會與自己心連心。為別人效力者,要將之與歷史上的賢才相對照,稱其與前賢一樣,誠心誠意地相待,這樣方能得到賢能的人。遇到沉於酒色的人,就要用音樂感動他們,並以酒色會致人於死,要憂餘命無多,以此,教諭他們,讓他們高興地看到見所未見的事,最終認識到遙遠的未來,使命之重大,使之覺得將會與我後會有期。
“守義”的方法說的是,自己堅持仁義之道,並用仁義探察人心,使對方從心底裡廣行仁義。從外到內控制人心,無論什麼事,都可以由此而解決。而小人對待人,則用旁門左道,用此則常常會家破國亡。如果不是聖賢之輩,是不能用義來治家的,用道來守國的。聖賢是特別重視“道”的微妙的。
因為“道”確實可以使國家轉危為安,救亡存國的。
《六韜》
《六韜·鬼穀子》為其中之一。
《六韜》,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作,採用文王與姜太公問答的形式。
《六韜》對前代的儒、道、法各家也兼收並蓄,儒家發民貴君輕,道家的清靜無為,法家的賞信罰必,《六韜》都加以吸收包容。
尤其是匯綜了先秦兵學的諸多精華,內容豐富。
其中,《文韜》論治國用人,《武韜》論用兵,《龍韜》論軍事編制,《虎韜》論特殊作戰、武器和陣型,《豹韜》論戰術使用,《犬韜》論軍隊的指揮訓練。
自西漢以後,逐漸受到重視。
如劉備曾臨終要求劉禪讀《六韜》,諸葛亮也曾將《六韜》與《申》、《韓》、《管子》等書手抄一遍。
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始,《武經七書》成為武試必讀的書,對中國兵學產生極大的影響。
《鬼穀子》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。
今本《鬼穀子》分上中下三卷。
上卷含《捭闔》、《反應》、《內鍵》、《抵巇》四篇。
中卷含《飛箝》、《忤合》、《揣篇》、《摩篇》、《權篇》、《謀篇》《決篇》、《符言》等八篇,以陰陽捭闔為基礎,說的是各種謀略權術的使用,頗適用於競爭環境。 下卷含《本經陰符七篇》、《持樞》、《中經》等三篇,其中述盛神、養志、實意、分威、散勢、轉圓、損兌等其中自我修煉方法,至今仍有參考價值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