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

整合管理~3.5治國~論語~00開卷語

整合管理~3.5治國~論語~00開卷語
【章則安排簡略說明】
第一至第五節為開宗明義的段落,首先就說著:「讓自己的思想、行為處處合於仁道,也就能無處而不自得了!」
同時:「固然有一起學習仁道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,但是也不能執著;所以,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是非常快樂的事情。」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個人自我了解自己,也是一件合乎仁道的事,一點兒也不需要憂慮。
第二至第五節也就區分了小人儒和君子儒。
第六至第十四節為說明,其中有兩個重點,一是“信用”,一是“禮節”。
十五、十六節為結語。
〜〜〜
【論語全解原序 (宋)陳祥道撰】
言理則謂之論,言義則謂之議。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,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。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也,聖人議而勿辨,蓋夫論則及理耳,所虧者道議則及義耳,所虧者理聖人豈不欲廢去應問體道以自冥哉道。無問無應,不發一言不,與萬物同患,此特畸人耳,非聖人之所尚,然則孔子雖欲忘言,豈可得哉,不得已而言理以答學者之問而已夫是之謂論語。
然而王者之迹熄,聖人雖言理以答學者之問,猶未可以已也。故其言義則存乎春秋,言理則存乎論語,而春秋之作是是以勸善非,非以懲惡善惡之判猶在權衡之上,輕重或差,予奪弗明,其賞不足以為榮,其罰不足以為辱矣。不得不議若夫論語之言,則答學者之問而已。何事乎此嘗謂希。微者道易簡者理,君子以理明道,以義明理,言至於義,去道逺矣。孔子之世,師道既明,異端未起,由辨議無間而作故聖人之答問,言理而足矣。平居之時弟子在側,各言其志,聖人察其所安,得其才性之病,處仁孝之言,隨分而應,不必屢告而詳說之,大扺君子之教人欲其思得之。孔子之於弟子不憤則不啓,不悱則不發,有所罕言,有所不語,其歸則曰忠恕仁義而已,一隅之舉兩端之叩,近而逺約而詳思得之,則㑹其所固有者矣。弟子之列有聞一而知二者,有聞一而知十者,問詩而知禮,問伯夷而知夫子,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我告之約彼得之詳以至於是歟不足之,冉求不恱之,季路聞理而不得,叛卒為賢者,則後世之學士大夫豈宜置諸口耳之間哉。論語之後,子思之中庸,孟子之七篇,尤得其詳然,而孟子之世許子之言盈天下,孟子思欲拒詖說放淫辭,不得已而有辨焉難疑問答。不直則道不見,故其為言尤詳於論語,雖然聖人之言或論或辨,非立異也,時焉而已矣。
陳祥道序。
乾隆四十二年八月,恭校上。
〜〜〜
【《論語》講要開卷語(徐醒民)敬識】
《論語》,記至聖先師言語之書,自古為學者所必讀。至聖孔子,談學論道,答弟子時人之問,所言皆至理。語及詩書易禮春秋,凡所指點,皆扼一經之要。故欲讀聖賢書,求真實理者,當自讀《論語》始。

《論語》二十篇,為魯論篇數。其中章次,不相聯屬。雪公取述而篇志道章,以道德仁藝為綱,俾學者知其要指。道乃人之心體,即《中庸》雲,天命之謂性。是性天然而有,寂然不動,而人不自知。德者由體所起微動之相,亦即初動之心念,人亦昧而不知。仁與藝,皆是體相所發之大用。仁者親也,厚以待人,推至於物,乃用之根本。藝者,禮樂射禦書數,以及一切藝術技能。讀《論語》者,要在知有是道。知而修之,則漸與俗習相遠,與天性相近。修至極處,則無俗習,而唯自性,即至聖人之境。聖人通明無礙,無所不能。修是道者,須依事相而行。禮樂以至百工,施於政教百業,皆事也。事本於仁,去爭行讓,公而無私。初由勉強而行,後則安而行之,入形而上,動念是道,聖功成矣。二十篇中,諸章經文,有說體者,有說相者,有說用者。學者以此四綱,繹其經義,綱舉目張,其庶乎學之有道矣。
《論語》第一章,子曰學而時習之。習者,習其所學聖言聖行也。時習者,無時而不習也。使學而不習,習而不恒,皆非夫子所曰學也。如學夫子溫良恭儉讓,而好奢如故,與人爭奪如故,學習雲何哉。又如學恕道,則須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,須如子貢終身行之。《論語》二十篇,皆當如是學。詩書易禮春秋,亦如是學。必如是,乃能希聖希賢也。
民國九十二年第二癸未季夏月記者(徐醒民)敬識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