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

整合管理~3.5治國~論語~04里仁第四

整合管理~3.5治國~論語~04里仁第四
【原文】
1. 子曰:「里仁為美。擇不處仁,焉得知?」(4.1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,是最好不過的事。選住址不顧環境,哪算聰明?」
【評析】
居於仁者所居之里,是為美。不擇處仁者之里,隨意而居,安得為有智者。古語,千金置宅,萬金買鄰,又如孟母三遷,皆是擇仁之意。廣義而言,交友,擇偶,皆須擇仁。
【原文】
2. 子曰:「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(4.2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品質惡劣的人,忍受不了貧窮,享受不了快樂。仁者安仁,智者利仁。」
【評析】
不仁之人,不可以久處貧困。久困則為非。不可以長處富樂,長富則驕奢淫佚。仁者安仁,仁者天賦仁厚,為仁無所希求,只為心安理得,否則其心不安。是為安仁。知者利仁,智者知行仁為有利於己而行之也。交友必須知其仁與不仁,不仁者無論貧富皆不可交。李二曲《四書反身錄》曰:「吾人處困而學,安仁未可蹴幾,須先學智者利仁。」
【原文】
3. 子曰:「唯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(4.3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衹有仁者能正確地愛人,正確地恨(不愛)人。」
【評析】
孔子說,唯有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《公冶長篇》,孔子答復子張說:「未知,焉得仁。」《顏淵篇》,孔子答復顏淵說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仁者有智,能克己復禮,不妄為好惡,故唯有仁者能好人、能惡人。
【原文】
4. 子曰:「苟志於仁矣,無惡也。」(4.4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一旦樹立了崇高的理想,就不會為非作歹。」
【評析】
誠然能志於仁者,便無所憎惡之人。志於仁者,能以仁厚待人。遇好人,固然能以善心待之。遇惡人,亦能以善心勸之改惡向善。所以,一個人果然志於仁,即無所惡之人。
【原文】
5. 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(4.5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富和貴,人人嚮往,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,不要享受;貧和賤,人人厭惡,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,不要逃避。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,怎麽算君子?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,緊急時如此,顛沛時如此。」
【評析】
君子希望成賢成聖,必須行仁。但是,何謂仁,如何行仁,皆非人人所能瞭解。君子行仁,未能完全至於仁,首須能近乎仁。例如恕道,剛毅木訥,皆是近仁。又《禮記中庸》:「子曰,力行近乎仁。」孔穎達疏:「以其勉力行善,故近乎仁也。」孔子教人孝弟忠信,即是重要的善行,故能力行孝弟忠信,亦即是近乎仁。近仁即能至於仁。不近仁,則遠仁,遠則去仁,不能成其為人所稱的君子。
【原文】
6. 子曰: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。好仁者,無以尚之;惡不仁者,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」(4.6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我沒見過喜歡仁道的人,厭惡不仁道的人。喜歡仁道的人,認為仁道至高無上;厭惡不仁道的人,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影響。有能夠一天盡心為仁道的人嗎?我沒見過沒能力的,可能有,但我沒見過。
【評析】
惡不仁者,雖然比不上好仁者,但能遠離不仁者,潔身自好,而不為惡,亦得為仁。
【原文】
7. 子曰: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」(4.7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人的過錯,各不相同。觀察過錯,就能瞭解人的精神境界。」
【評析】
人的過失,各有其類,不能一概而論。例如農夫不能耕田,是其過失,若不能文書,則非其過。觀人之過,能隨類而責,不求備於一人,則知此觀過之人是有仁心之人。若不依類而責,例如責農夫不能文書,則知此觀過者是不仁之人。
【原文】
8. 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(4.8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早上理解真理,就算晚上死了也值得。」
【評析】
仁道學之難,聞之亦難,縱然朝聞夕死,亦不虛此一生,否則縱壽八百年,亦枉為人。
又,《中庸》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聞之更難。
【原文】
9. 子曰: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!」(4.9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立志追求真理,而恥於粗布淡飯的人,不值得交談。」
【評析】
既言學道,而又以惡衣惡食為恥,可見其心仍在名利,志實未立,故不足與之談道。
【原文】
10. 子曰:「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於比。」(4.10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君子對於天下事,不刻意強求,不無故反對,一切按道義行事。」
【評析】
君子對於天下人,無專主之親,無特定之疏,惟以道義是從。即不問親疏,但以道義是親,亦即以義為處世準繩。
【原文】
11. 子曰: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(4.11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君子心懷仁德,小人心懷家鄉;君子心懷法制,小人心懷實利。」
【評析】
君子懷德,君子所思的是道德,他的居處,必然選擇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鄰里。小人懷土,土是地利,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,如陞官發財等,以為居處,定居後,則安安而不遷徙。此為上二句,就擇居而辨君子小人。
君子有所行動,就想到是否合乎此類典刑。小人懷惠,《中庸》:「小人行險以徼幸。」小人之行,冒險以求其幸,不思慮後果,只貪圖眼前的小惠。此為下二句,就行動而辨君子小人。
【原文】
12. 子曰:「放於利而行,多怨。」(4.12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,人人厭惡。」
【評析】
放縱任意發展,但其目的純在私利,如此行為必致多人之怨。
【原文】
13. 子曰:「能以禮讓為國乎,何有!不能以禮讓為國,如禮何!」(4.13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能以禮讓治國嗎?沒問題!不能以禮讓治國,怎麽實行禮法?」
【評析】
以禮讓治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礎,有了禮讓的基本觀念,才能有禮讓的行為。
【原文】
14. 子曰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」(4.14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不要擔心沒有地位,要注意做人的建樹;不要怕沒人瞭解自己,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。」
【評析】
在生態環境中只要有貢獻,在生態中就不會被淘汰,就有立足的空間,就有價值。
【原文】
15. 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(4.15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曾參啊!我的思想是用一個基本思想貫徹始終的。」曾子說:「是。」孔子走後,其他學生問:「什麽意思?」曾子說:「老師的思想,就是忠恕。」
【評析】
孔子之道,一理分為萬事,萬事歸於一理。有入世者,有出世者。而能一以貫之。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了解,故曾子以忠恕答之。
【原文】
16. 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(4.16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君子通曉道義,小人通曉私利。」
【原文】
17. 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;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(4.17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見到賢人,要向他看齊;見到不賢,要反省自己。」
【評析】
賢人高於君子,見之者,當自思維,我當學習,與之齊等。不賢,非謂小人,惟下於賢人而已,見之者,當自反省,我亦如此不賢乎。於是乃能德學俱進。
【原文】
18. 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(4.18) 【白話解】 孔子說:「父母有錯,要好言相勸,聽不進時,要尊重他們,要任勞任怨。」
【評析】
人之過,在幾微發動之時,易於改正,故為人子者,見父母之過於微起時,即當諫之,不俟形成大過。若見父母之志不從其諫,則又尊敬,而不違其諫勸之初衷,繼續進諫。然而屢諫不從,甚至受父母之怒斥,亦不辭勞苦,不怨父母,諫之不已。或,勞者懮也,諫而不入,深恐父母卒成大過,乃懮之而不怨。
【原文】
19. 子曰:「父母在,不遠游,游必有方。」(4.19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父母在世時,不要走遠,必須遠走時,一定要留下準確的地址。」
【評析】
父母念子之心,無時或釋,故父母在世,子不能無故遠離,遠離須有正常之事。
【原文】
20. 子曰: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(4.20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三年內不改父親的規矩習慣,可算孝了。」
【評析】
《春秋繁露祭義》篇,孔子曰:書之重,辭之復,嗚乎,不可不察也,其中必有美者焉。」鄭注曰:「孝子在喪,哀戚思慕,無所改其父之道,非心之所忍為也。」
【原文】
21. 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: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(4.21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父母年齡,不能不知道。一因長壽而喜,一因年高而懼。」
【評析】
知而喜者,親得壽考,子能承歡也。知而懼者,父母之年愈高,在世之日愈少,深懼子欲養而親不在,事之愈當謹也。
【原文】
22. 子曰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。」(4.22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古人不輕易說話,是怕自己說到做不到。」
【原文】
23. 子曰:「以約失之者,鮮矣。」(4.23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嚴於律己,就會少犯錯誤。」
【評析】
能儉約,其失自少。
《禮記表記》:「子曰,儉近仁。雖有過,其不甚矣。」不儉,則生活奢侈,言語繁瑣,辦事令人麻煩,此皆不近仁,其失多矣。
程氏《集釋》引汪烜《四書詮義》:「約者束也,內束其心,外束其身。」
【原文】
24. 子曰:「君子欲訥於言,而敏於行。」(4.24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君子要言談簡潔,要行動敏捷。」
【評析】
言語遲鈍者,不搶先說,不利口,言語似乎甚難。此是君子言語謹慎之故。注意欲字,言語慎重,辦事必須敏捷,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。此皆難能而欲能之也。
【原文】
25. 子曰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(4.25)
【白話解】
孔子說:「高尚的人不會孤獨,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。」
【評析】
意為志同者,互相求為朋友,故必有鄰。經文必字,猶如詩眼,尤須注意。亂世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,為德未必有鄰。
26. 子游曰:「事君數,斯辱矣;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(4.26)
【白話解】
子游說:「在領導面前愛嘮叨,就會自取其辱;在朋友面前愛嘮叨,就會遭到疏遠。」
【評析】
君臣朋友,皆以道義結合,必須以禮節之。事君三諫不從則去,不去則必召禍。不但諫不過三,平常亦須見之以時,不可煩瑣,否則必然召辱。交友不同於事君,來往煩瑣,不致於辱,但必趨於疏離。是以君子之交淡如水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